当下,新冠是摆在所有人面前的一道坎,对于慢病老年人群这道坎尤其难过。随着新冠感染人数的增多,陆续出现了因感染而引发并发症的案例,其中有新冠后心梗抢救无效的,也有新冠后停药高血压胸闷加重的。
对于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这些基础性疾病的患者,新冠无疑是特殊时期的雪上加霜!虽然此前专家针对基础性疾病早就打了三年的预防针,但是当大面积感染时,还是不可避免的将这一群体推向了危重边缘。
“那么,心脏病患者如何做好防护?一旦感染,应该注意什么?基础病情加重怎么办?如何评估是否需要去医院?”针对公众关心的这些问题,24号晚间,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中国康复医学会慢病康复专委会第一届主任委员范慧敏教授做了《疫情期间心脏病患者合并新冠如何用药》的讲座。
疫情期间发生重症猝死的原因
范慧敏教授指出,临床表明,新冠无疑增加了心脏疾病的发病率,心血管慢性疾病更容感染,同时心血管慢病合并肺部并发症也更可能危及生命。
三年疫情统计数据显示,在住院死亡的人群中,以合并心血管慢病包括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脑梗等人群、高龄病人以及重症病人居多。其中,患有CVD,同时有癌症的患者,COVID-19风险增加,而感染后会加重并发症。现有数据显示,有心血管疾病的COVID-19患者,死亡率约增加10%;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癌症、肾脏疾病以及免疫低下、衰老等,均增加COVID-19风险。
还有一类人群也要特别注意,那就是疫情期间突然心脏猝死的中青年人。这类人在平时也是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等高危人群。
心脏病合并新冠有哪些症状需要注意?
那么,对于已经患有心脏病的人群,在疫情当下,有哪些症状是需要特别注意的呢?
范慧敏教授认为,大部分患者症状无明显特异性。部分人可能会伴有气短、呼吸困难、胸闷或胸痛等,这种情况下应注意患者是否出现晕厥症状。
![很重要!心脏病合并新冠的注意事项和如何用药?(图5)](/../../upload/image/20230106/6380861196443813825146997)
窦性心动过速特别是夜间心动过速、心率增快与体温升高不相称(>10次/℃),原有症状加重等需要注意。
新冠症状持续不缓解,如发烧,咳嗽等,要注意检测肺部并发症。他指出,本轮疫情肺炎的发作率还是高的,心血管慢病合并肺部感染会加重心血管慢病甚至引起死亡。
另外,对于心血管慢病合并新冠感染人群,要检测自己的血氧下降(手指氧饱和度)等指数,如果血氧饱和度低于90以下就要注意了,特别是血氧饱和度70、80需要及时就医。
![很重要!心脏病合并新冠的注意事项和如何用药?(图6)](/../../upload/image/20230106/6380861196426127397905193)
心脏病合并新冠如何用药?
目前,很多心脏病合并新冠的患者最关心的是如何用药的问题?原有治疗心脏的药物需不需停用?疫情期间不想去医院,是否可以找到合适的药物替代?
对此,范慧敏教授回答表示,如果不便去医院,同类治疗心脏的药物是可以替换使用。而对于新冠的药物和心脏病药物怎么使用的问题?他指出总体原则是连续合理使用心血管疾病治疗,原来用药保持不变,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
比如常用的RAS抑制剂(ACEI, ARB类药物)是可以继续使用的,极个别情况才需要个体化处理;抗血小板药物可以继续使用,但是要注意检测出血情况;他汀类药物可以继续使用,不过其中有一部分成分和肝脏相关,应密切监测肝功能;
另外要特别关注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因为新冠肺炎和肺部有关,支气管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时,若有缺氧或气道痉挛表现以及重症新冠肺炎患者,建议停用β受体阻滞剂。可换用其他减慢心率药物(如伊伐布雷定),无心功能不全患者也可换用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如地尔硫卓)。
如果没有缺氧和气道痉挛的临床表现,可以继续使用注β受体阻滞剂,但要密切观察肺部体征和血氧饱和度。
![很重要!心脏病合并新冠的注意事项和如何用药?(图8)](/../../upload/image/20230106/6380861196426127397905193)
后疫情时代,更要注意心血管健康
范慧敏教授在讲座中指出,疫情已经不可避免的发生并延续,后疫情时代,对于患有心血管慢病等人群来说,更要注意并发症。除了及时接种疫苗、药物治疗、及时就医之外,控制高危因素也是关键。
高血压、高血糖、超重/肥胖、吸烟、高血脂、不健康饮食、少运动、心理压力大等都是诱发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在平时生活中,如果具有以上特征的高危人群,要定期做心脏高危风险的筛查,通过筛查预防猝死和心梗。并通过运动、营养、康复等一系列处方进行干预手段促进心血管慢病康复。
疫情时代,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做好防护,及时清除健康隐患,已经成为这个时代每个人不可逃避的健康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