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研究背景
心血管疾病是发病率高和过早死亡主要原因的全球性疾病之一,成年期心血管危险因素与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已经明确。目前的研究从评估儿童危险因素开始的纵向研究结果通常限于与成年期亚临床疾病的关联,但与临床事件的关联尚未明确。本研究旨在验证儿童期传统的心血管危险因素与随后发生成年期心血管事件相关。
2.研究方法
这是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中,共纳入了来自澳大利亚、芬兰和美国的40648参与者,评估了儿童期(3~19岁)危险因素与平均随访35年后的成年期心血管事件是否相关,应用从国际儿童期心血管队列得出的年龄和性别特异性z评分和综合风险z评分分析了体质指数、收缩压、总胆固醇水平、甘油三酯水平和青少年时期吸烟。将代数上可比的成年期综合风险z评分(发生心血管事件之前)与儿童期危险因素进行联合分析。研究结局是致死性心血管事件以及致死性或非致死性心血管事件,多重填补后应用比例风险回归方法进行分析。
3.主要研究结果
共计38,589名参与者被纳入全部样本;儿童期参与者接受访视时的平均(±SD)年龄为11.8±3.1岁(表1),心血管事件发生时参与者的平均年龄为47.0±8.0岁。在平均随访35年后,共发生319例致命心血管事件,其中儿童期吸烟者发生风险是非吸烟者的1.61倍;儿童期体质指数z评分每增加1分,致命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1,44倍,收缩压z评分每增加1分,风险增加1.44倍;总胆固醇水平评分每增加1分,风险增加1,3倍。合并z评分每增加1分,未来发生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2.71倍(表1)。
![640 (1).png](/../../upload/image/20231012/6383271350563952275657351.png)
表1. 根据儿童期、成年期或儿童期+成年期风险评分,成年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比
在各危险因素的临床分类中,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比梯度很明显。不仅在最高类别的危险因素水平的参与者中,而且在高正常或高可接受类别的参与者中(对于体质指数、收缩压和甘油三酯水平),观察到的风险较高(表2),风险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图1)。
表2不同儿童期危险因素水平临床类别的成年期心血管事件风险比
![640 (2).png](/../../upload/image/20231012/6383271353603008905906862.png)
图1不同综合风险z评分类别和年龄的心血管事件累积风险
4.研究结论
儿童期危险因素(体质指数、收缩压、总胆固醇水平、甘油三酯水平和青少年时期吸烟)及综合风险z评分从儿童期到成年期的变化与中年发生心血管事件相关。
5.体会
这项研究提示我们,预防心血管疾病从儿童期就应开始干预,避免肥胖、不吸烟、避免高血脂水平、控制血压等可有效降低未来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为达到以上目的,低盐低脂饮食、适当运动、不吸烟、合理作息等生活方式及控制血压、血糖等基础疾病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 Art Schuermans , Adam J Lewandowski, et al. Childhood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and Adult Cardiovascular Events. N Engl J Med. 2022 Aug 4;387(5):473. doi: 10.1056/NEJMc2208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