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既要保持舒缓的心态,又要积极配合治疗。出院后,患者学习掌握一些护理知识,可有效预防疾病复发。
一、胸痛
患者胸痛发作时,时常伴有紧缩感、压榨样疼痛、烧灼感等,可波及至左肩、左臂尺侧及无名指和小指,偶有或至颈、咽或下颌部。胸痛发作时,患者被迫停止原有的动作,会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心率增快等症状;胸痛持续3分钟~5分钟后,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1分钟~5分钟,症状可得到缓解。胸痛的诱发因素主要包括体力劳动过度、情绪激动、寒冷、饱餐、吸烟等。
居家护理:胸痛发作时,应监测患者的脉搏、血压、呼吸等情况,了解疼痛的部位、性质、范围、反射性、持续时间、诱因及缓解方式。
对症护理、心理护理:胸痛发作时,应停止活动,测量脉搏、血压,舌下含服硝酸甘油,3分钟~5分钟后观察胸痛缓解情况。如果患者症状未缓解或加剧,并且伴有血压、心率变化,家属应立即将患者送往医院救治。胸痛症状发作,家属应及时给予患者语言安慰,使其解除紧张情绪,减轻发作时的恐惧感。
二、心悸
心悸指自觉心慌、心跳剧烈,且不能自主,常伴有胸闷、气短、乏力、头晕,甚至喘促、出冷汗及晕厥等症状。心悸时常由情绪刺激、惊恐紧张、疲劳过度、饮酒饱食诱发。健康人在剧烈运动、精神高度紧张或过度兴奋时也会出现心悸症状,但这属于正常情况。
居家观察病情:心悸发作时,观察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的变化情况及其他症状。
对症护理、心理护理:心悸发作时,患者应立即停止活动,测量脉搏、血压等。如果症状未缓解或加剧,伴有血压、心率变化,家属应立即将患者送往医院救治;同时,应安慰、关心患者,以缓解紧张、焦虑情绪。
三、晕厥
心源性晕厥是由于心排血量骤减、中断或者严重低血压,引起患者脑供血骤然减少或停止而出现的短暂意识丧失,常伴有肌张力丧失而跌倒的临床征象。近乎晕厥指一过性黑蒙,肌张力降低或丧失,但不伴意识丧失。一般心脏供血暂停3秒钟以上,即可发生近乎晕厥;5秒钟以上,可发生晕厥;超过10秒钟,可出现抽搐,称阿-斯综合征;当心率低于40次/分~60次/分或高于160次/分~180次/分时,也可发生晕厥。
居家观察病情:晕厥发作时,家属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率、血压变化,了解患者在晕厥前有无不适症状及相关先兆。
对症护理、心理护理:晕厥发作时,家属应立即观察患者有无意识,给予平卧位,触摸颈动脉以确定有无搏动;测量血压、血氧饱和度,如果没有心跳,立即给予心肺复苏,同时呼叫120或求救;适时安慰患者,消除其紧张情绪。
心血管病患者宜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和粗纤维食物,比如西红柿、苹果、葡萄、西瓜、猕猴桃、白菜、芹菜、糙米等,可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综上所述,心血管病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做到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精神刺激;应少食多餐,忌烟酒;适量运动,应以有氧运动为主;避免诱发因素,如过劳、寒冷刺激、用力排便等;对于安装心脏起搏器的患者,应随身带好保健卡、急救药物,遵照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