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丨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的临床特点及腔内影像分析

2024-05-16

文章信息

孟晓雪,邢尔坤,朱友琦,等. 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的临床特点及腔内影像分析[J].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23,31(8):591-594. 

DOI:10.3969/j.issn.1004-8812.2023.08.005.



摘要

目的  探讨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SCAD)的临床表现,夹层不同分型在腔内影像中的表现及治疗策略选择。

方法  纳入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以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收住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经冠状动脉造影联合腔内影像检查[血管内超声(IVUS)或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明确诊断SCAD的患者20例,收集相关临床资料,术后1~6个月通过门诊及电话随访,术后6个月复查冠状动脉造影联合腔内影像检查(IVUS或OCT),观察夹层及血肿吸收情况,有无新发病变出现及病变延展。

结果  SCADⅠ型5例(5/20),SCAD Ⅱ型9例(9/20),SCAD Ⅲ型4例(4/20),SCAD Ⅳ型2例(2/20)。药物保护治疗13例(13/20,SCAD Ⅱ型、Ⅲ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7例(7/20,SCADⅠ型、Ⅳ型)。血肿入口和出口均出现明显夹层,血肿内可见斑块破裂,或有机化血栓形成,或SCADⅠ型、Ⅳ型,多采用PCI;血肿入口无夹层,血肿出口也无夹层的病变,管腔内未见斑块,血肿内部呈低回声,可采用药物保守治疗。患者平均随访6个月,药物保守治疗患者中再发急性心肌梗死1例(1/20)。

结论  SCAD通过腔内影像评估后确定夹层性质,选择适合的治疗策略,可以提高患者整体预后

640.p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