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丨比较心脏CT血管造影与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术前评估左心耳封堵术的Meta分析

2024-09-03

临床研究丨比较心脏CT血管造影与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术前评估左心耳封堵术的Meta分析



文章信息

李佳琪,鲁静朝,靳雅琼,等. 比较心脏CT血管造影与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术前评估左心耳封堵术的Meta分析[J].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23,31(12):935-945. 

DOI:10.3969/j.issn.1004-8812.2023.12.008.


摘要

目的  比较使用心脏CT血管造影(CCTA)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术前评估左心耳封堵术(LAAC)的差异。

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比较使用CCTA与TEE对LAAC进行术前评估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3年7月18日。使用RevMan 5.4及Stata 15.1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  共纳入21篇文献,2 137例患者。与TEE相比,术前使用CCTA测量的左心耳(LAA)最大直径更大(MD 2.27 mm,95%CI 1.70~2.83,P<0.001)、预测封堵器尺寸的准确性更高(RR 1.67,95%CI 1.39~2.01,P<0.001)。基于是否行三维重建和封堵器的类型对以上结局指标进行亚组分析,得出了相似的结果。术前行两种成像方式,手术成功率比较(RR 1.03,95%CI 0.98~1.08,P=0.2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此外,术前行基于CCTA的三维重建,术中更换封堵器数量更少(MD –0.29枚,95%CI –0.53~–0.04,P=0.020),对比剂用量更少(MD –4.48 ml,95%CI –7.40~–1.56,P=0.003),手术时间更短(MD –14.98 min,95%CI –17.79~–12.17,P<0.001),术后残余漏发生率更低(RR 0.59,95%CI 0.36~0.99,P=0.040)。

结论  与TEE相比,LAAC术前行CCTA,提高了预测封堵器尺寸的准确性。术前行基于CCTA的三维重建,减少了术中更换封堵器的数量和对比剂用量,缩短了手术时间,提高了手术效率,还与较低的术后残余漏的发生率相关。因此,CCTA在LAAC术前评估上更具优势。


图片


欢迎订阅2025年《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创刊于1993年,是我国第一本以心血管介入诊疗为主要内容的医学学术期刊。经过三十年的艰苦努力,它已成为心血管介入领域权威性的全国性期刊,深受广大心血管临床医师及科研工作者的欢迎。您可以到邮局询问订阅本刊全年杂志(邮发代号82-662),也可以通过知网/万方/维普/超星下载查看本刊全部文章。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编辑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