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由新冠引发的「心肌炎」登上了热搜。心肌炎更容易袭击身体健康的年轻人,并且可能致命,成了很多人担忧的对象。
心肌炎,顾名思义,是一种心脏疾病。它与新冠到底有什么关系?实际的威胁性如何?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
别慌,今天就来和大家聊清楚。
➊ 常见「小感冒」,就可能诱发心肌炎
大多数心肌炎是由于某种因素诱发的,可以列出一长串: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感染,还有过敏、自身免疫病、药物、酗酒、劳累……
其中,病毒感染是心肌炎最主要的诱因之一。普通感冒的鼻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以及多种肠道病毒,都可能诱发心肌炎。
不过几乎每个人都得过感冒、流感,我们却不常听说身边有谁得了心肌炎。
因为心肌炎发生的概率,相比这些感染低多了。估计每 10 万人每年会出现 10 例至 100 例心肌炎,也就是大约每年万分之几的比率。
所以说,心肌炎可以算是各类「小感冒」背后的「黑天鹅事件」之一:它会带来不良后果,也很难预测它什么时候出现,但没有那么常见。
➋ 新冠病毒可能诱发心肌炎,但绝对风险较低
国内外的临床研究均发现,部分新冠感染者会出现心肌损伤的症状。
目前的研究认为,这些心肌损伤可能不是新冠病毒直接感染心肌细胞导致,而是由于微缺血等其他机制间接造成,增加了心肌炎风险。因此,新冠感染导致「心肌炎」的数据来自临床诊断,其中可能也包含了其他类型的心肌损伤。
美国疾控中心统计了 2020 年 3 月至 2021 年 1 月来医院就医的患者,发现:
新冠病毒感染确实提升了患上心肌炎的风险,但这种风险的绝对值并不高。
其中,年龄上,16 岁以下和 75 岁以上,风险升高得更多;性别上,男性比女性的风险更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