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内镜下诊疗器械耗材注塑件工艺浅析

2023-02-20

一次性内窥镜低成本、耗材化,可进行专用性的的产品集成和创新迭代,迸发出巨大的临床应用想象空间和商业化潜能,有望成为颠覆医用内窥镜市场的新一代技术变革!


本文将围绕一次性内镜下耗材如活检钳、旋转闭合夹等,本文主要介绍活检钳手柄结构有哪些注意要点。




图片来源:网络


微信图片_20230220154007.jpg

芯杆直线度变形量控制


模具结构设计:


a.结合产品功能和外观要求,模流分析最佳的进点位置和进点大小

b.设计时在模具上预留合理的变形量供试模后调整;

c.设置合理的顶针布局,保证产品外观的情况下设计平衡的顶出,防止顶出不平衡导致产品变形;

d.设计合理的水路,防止产品受热不均导致收缩变形。


模具加工:


a.需管控好模具型腔的加工精度,防止出现因加工误差导致的段差;

b.模具型腔表面使用特定加工方式加工至一定光洁度,而后抛光人员再进行上光处理,降低因抛光导致模具型腔产生变形的风险;



成型工艺对

芯杆与拉环配合顺畅度的注意要点


一次性内窥镜结构微小,尺寸要求较高,另外该产品壁厚相当薄,导致该产品注塑实现困难,非常难充填满。


根据模具制造周期总结了以下芯杆与拉环配合顺畅度的注意要点。


a.试模前通过模流分析,形成初步的成型工艺供试模参考;

b.试模阶段运用科学试模法确认合理的成型参数,确保芯杆变形量在尺寸范围;

c.小批量过程中,确认制程中对应的配合尺寸稳定性,确保大批量生产时,产品收缩变形稳定一致。


Medtec China 2023技术论坛B:医疗器械生产过程中的塑模成型技术,来自华中科技大学材料成形与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迈格码(苏州)软件科技等高校与企业嘉宾限时开讲,议题覆盖微注塑整体解决方案助力介入式医疗器械产品快速生产落地、塑料注射成型智能技术及应用等多项议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