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医疗器械营销新模式——耗材配送被打包,流通领域加速洗牌!

2023-02-21

2019年,医疗器械行业开始进入数字化营销时代,数字技术与医疗服务开始深度融合,医疗器械产品也不断进行迭代升级,同时,伴随着医用耗材带量采购、疫情常态化、管控放开、医院改革等因素倒逼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抛弃以前传统的营销方式,抛弃靠高毛利支撑的营销策略,而寻求低成本、高效率、广覆盖的方式。


医疗器械的营销正从传统、封闭、排外的方式向开放、共享、精准的数字化营销模式转变。企业要活下去,就必须改变以往低效的营销方式,不能固步自封。无论是外部的合规压力,还是提高效率、降低内部成本,数字化营销都是大势所趋,对于医疗器械行业来说,将耗材配送打包,就是为了应对这些挑战。


从配送环节来看,由于配送商在医院、医生和患者之间的作用日益重要,并且成为了医疗器械销售不可或缺的一环,因此,从医疗器械企业自身角度来看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如何有效提高医用耗材的配送效率、降低成本。在这种背景下,将耗材配送打包成“物流套餐”是解决这一问题最直接有效的办法。



01


医用耗材物流配送流程复杂程度高


我国的医疗器械行业发展迅速,其对产业发展、产品质量、成本控制等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我国在医用耗材物流配送服务方面的投入还远远不够,且物流技术与相关制度不够完善,医疗机构和医用耗材生产企业对此认识不足。特别是对医院来说,医院不仅是一个为病人提供治疗和护理的场所,也是一个展示医院形象与品牌价值的场所。因此,医用耗材在医院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医院对医用耗材物流配送环节也越来越重视。


目前国内主流医用耗材都具有价格较高、库存周期长等特点如心脏起搏器等高值医用耗材需定期配送、大型设备检查检验等医疗器械种类繁多;而骨科手术需要定期固定及更换手术中使用的医疗器械;而骨科手术中使用到的固定类、修复类和更换类医疗器械则需要定期配送。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的医院都是按照需求由供应商直接向生产厂家进行订货、生产和发货(或委托有资质者进行),并根据医院自身要求将药品、物品等按需配送至临床科室使用。



02


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滞后


第三方物流企业是指具备为医疗器械流通行业提供一体化或专业化物流服务能力的市场主体。按照法律规定,第三方仓储公司必须在取得经营资质后才可以开展经营业务。


医用耗材配送企业应具备的条件:


(一)具备独立法人资格及合法有效的资质证书,经营范围需含有本次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目录内的产品;


(二)信誉良好,具有履行合同必须具备的配送保障能力;


(三)参加集中采购活动前3年内,在经营活动中没有不良记录;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拆分来看,每一条要求企业都很容易达到,但是完全符合且名列前茅的企业却寥寥无几。


据中国产业信息网报道,目前全国从事药品和医疗器械流通业务的第三方物流公司超过1000家。不难看出大型流通企业的发展却在医院的高标准之下更加如鱼得水,加速跑马圈地。



03


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发展面临很多挑战


目前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数量众多,但服务水平参差不齐。


一是信息化程度不高: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大多数企业还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不能有效地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供应链管理水平和效率、降低经营成本以及实现供应链优化,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


二是运营成本较高:由于目前大部分企业还没有建立完善高效的信息系统,导致配送和结算过程中经常出现错误,从而导致成本较高。


三是管理人才缺乏:耗材配送涉及众多部门,既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又需要管理能力强的人员。目前在医院、药企、器械公司等众多部门均有大量专业物流管理人员,然而这些人员往往因没有系统的培训而无法满足配送业务的需求。


以上这些问题是阻碍耗材配送行业发展的主要原因,也是医用耗材配送过程中最难解决而又最关键的问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