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芝,又称瑞草、林中灵、琼珍,是我国著名的一味中药材。据《中国真菌志》记载,灵芝属共有76种,其中仅赤芝 Ganoderma lucidum ( Leyss. ex Fr. ) Karst.、紫芝Ganoderma sinense Zhao, Xu et Zhang两种的干燥子实体被《中国药典》收载作为灵芝药材的法定来源。
灵芝(赤芝)
灵芝(紫芝)
中华文明对灵芝自古就有一种崇拜。《山海经》中记载:炎帝之女瑶姬,不幸早夭,死后化为瑶草。这里的瑶草又称作瑞草,据称是灵芝开始仙化的源头。民间常言灵芝“千年生长,万年不死”,其实只是一种美好的传说。现实中灵芝是一年生的,成熟后如果不被及时采摘,就会老化或被虫蛀腐蚀,只剩下木质化的空壳,失去药用价值。
灵芝的栽培在古书中就有记载。20世纪60年代前后,我国科学家在灵芝规模化种植领域取得重要突破,现在灵芝栽培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在温室和大棚都可栽培,并大量生产。当前,一般用树段培养基来培养灵芝,接种后仅需2个月左右就可以采收。目前市面上销售的灵芝(包括灵芝片)和灵芝孢子粉,基本都是来自栽培品种。
灵芝片(赤芝)
灵芝外形多呈伞状。一般认为伞盖边缘还可见淡黄色生长线时采收的灵芝质量较好,这时灵芝孢子还没有弹射出来。灵芝成熟后,孢子就从伞盖背光的一面喷射出来。如何知道灵芝是否已经被采过孢子呢?可以用放大镜观察灵芝的背面,会看到很多小孔洞(菌孔),如果孔隙较大,一般认为孢子已经流失。
灵芝(赤芝)伞盖背面菌孔(孢子已发散)
有时在野外也能遇到有形似灵芝的菌类,但不一定是药用的灵芝,不建议大家食用。因为,菌类中药来源非常复杂,食用不当会有中毒风险,且野生菌类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质量难以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