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丨卵圆孔未闭相关性脑卒中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2024-05-29

111.png

摘要


隐源性脑卒中占缺血性脑卒中的25%,且病情更严重,死亡率、致残率及复发率均较高,造成沉重的临床负担。卵圆孔未闭与隐源性脑卒中的关系已被证实,并于2020年正式确立“卵圆孔未闭相关性脑卒中”这一概念。卵圆孔未闭作为隐源性脑卒中的主要致病原因,因具有隐蔽性、反复性特征,现已经成为心血管内科与神经内科亟需解决的临床问题。矛盾栓塞被认为是卵圆孔未闭相关性脑卒中的主要发病机制,但原位血栓、房性心脏病及循环物质蓄积证据的出现颠覆了传统认知。此外,目前对卵圆孔未闭相关性脑卒中的防治尚缺乏统一的认识,因此,本文将对卵圆孔未闭相关性脑卒中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明确卵圆孔未闭相关性脑卒中的发病机制及寻找潜在治疗靶点提供新思路,以更好指导临床做好卵圆孔未闭相关性脑卒中的防治工作。

本文出自《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卵圆孔未闭相关性脑卒中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pdf




Top